屋頂上的石斛蘭 | PUBLISH
- Hsieh ying chun
- 2015年3月31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屋頂上的石斛蘭:關於建築與文化的對話

作者: 謝英俊 阮慶岳/著 出版時間:2003.9 地點:日月潭邵族部落
謝英俊序
這本書的出版,可說是被迫出來的,不是預料中事,但也順應許多朋友希望將我解剖開來,看看「有什麼奇怪病源,會有如此行徑」的好奇心。
從小,我就是循規蹈矩的乖孩子、好學生,相信書本所寫、老師所講,也準此奉行,一直如此,但不知何時,人們開始對我投以異樣的眼神。究竟是我,還是他們,抑或是書本出了問題?
九二一地震前一天,受尤瑪老師之邀,到苗栗縣泰安鄉象鼻部落,商討部落編織工坊興建事宜。按慣例,為了深入了解基地狀況,會在基地上露營,以方便觀察日照風向,但當天臨時有事趕回新竹。
回程路過大湖鄉,一時興起還帶友人到法雲寺,看看1935年中部大地震的遺跡,當時即預言在我們有生之年必定會遇到大地震。
當晚凌晨地震,巨石自山上滾落,堆滿編織工坊基地,算是逃過了一劫。
不斷地有人問我:為什麼會在災區從事這些工作,與之前有什麼關聯性?從事這些工作就像地震一樣,絕不可能是生涯規劃的一部分,不論外界如何看待,我始終認為自己是在從事建築專業者的工作,這與地震之前並無不同,只是地震讓我有機會把過去僅能在口中談說的綠建築、社區參與、永續的理念,得以具體實踐。
說來也諷刺,所謂「前衛」、「先進」的理念,似乎無可避免的要在地震後「貧困」、「無助」、「匱乏」的狀態下,才有游刃的空間。其實這也不奇怪,當大家談論「永續」的觀念時,不也是在各種環境與生存危機的恐怖陰影下立論嗎?
眼前繁華豪奢光鮮亮麗的人間與地獄相距又有多遠? 感謝 阮慶岳老師封封相逼的來信,空空小姐飛快的打字和順稿 所有以各種不同方式支持我們的朋友 令人尊敬辛苦的工作隊成員
網址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234738
Comments